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汽车市场很大,世界上大多数知名的汽车品牌都曾在中国扎根,建立合资车企,推出各种各样的车型。而我们本土的汽车工业在几十年前可谓是相当薄弱,中国开放了市场,各种汽车技术也被我们本土车企吸收,从而了形成了现在合资车独领风骚,国产车埋头追赶的局面。
国产车越做越好,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国产车也可以走出国门,去征战其他国家的市场了?事实上早在2001年,奇瑞就向叙利亚出口了10辆风云汽车,从而拉开了国产车出海的序幕。2018年全年国产车的出口量达到了115万辆,其中奇瑞以12.7万辆继续领跑出口车辆NO.1。不过大家也可以看到115万的出口量,与国内高达2500-3000万辆的汽车市场根本无法相比,不客气的说,任何一家国产车企一年的出口总量所获得的利润,还没有其在国内一个月赚得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干?
事实上,“中国智造”是中国制造业这些年来一直想要实现的目标,其中就包括汽车工业,以前我们凭借着廉价的劳动力让中国制造走出了国门,享誉全世界。但没有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也仅是为人家提供劳动力,利润都被外资给赚走了,这明显不符我们大国的表现。市场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在国内市场被合资车把持的情况下,一方面在国内积极做斗争,一方面谋求别的出路就很重要了。
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也符合国家的相关战略,因为很多国产车企的做法是,在国外建设工厂,通过SKD(半散件组装)、CKD(全散件组装)的形式把零部件出口到当地国家,再完成总装下线。这样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中国人民释放了极大的善意,那么当地政府也应该积极配合中国的相关布局。
目前国产车企的散件(KD)组装厂有很多,且遍布全球。仅在国内名声不显的江淮都有19家,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伊朗、墨西哥等地,这些KD厂主要以组装皮卡为主。但真正能够做到具备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的乘用车整装厂仅有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奇瑞巴西工厂等几家。
以长城的图拉工厂为例,该厂年产量可达15万辆,目前本土化车型哈弗F7已经上市,该车的起售价为144.9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15.39万元),未来将会与韩系车(俄罗斯市场大都为韩系车天下)一较高下。这座工厂的意义不仅在于用中国国内目前已经成熟的车型来打开俄罗斯市场,更重要的是它具备本土化研发的能力,能根据当地的情况推出相应的车型。这才是国产汽车品牌走出去应有的样子。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国产车企布局海外工厂对于占领当地汽车市场的作用并不大。相对于工厂,国产车企更加看重的是海外研发中心,目前共有21家整车企业在海外建立了52家研发中心。不同于工厂开在汽车并不发达的国家,这些研究中心都位于汽车工业比较著名的地区,比如德国法兰克福、意大利都灵、美国底特律、日本横滨等地。
这些研发中心的目的在于抢夺海外人才,比如近段时间经常会听到某宝马、奥迪、法拉利……的前设计师加盟某某国产车企这样的新闻,正是由这些海外研发中心牵线搭桥。除此之外,这些海外研究中心还负责外观、内饰的的设计开发,某些电气设备的研究。总体而言,真正对提高国产车相关的技术,比如发动机、变速箱等方面的核心成果少之又少。
综上所诉,国产品牌出海所取得的成绩并不理想,很多都是配合国家的相关战略,对于提升自身的核心技术帮助不大。而且中国汽车所到之处并不是没有竞争,比如中国品牌在欧洲开设了超过15座工厂,但其产品力并不能满足欧洲人的需求。也就是起源于英国的品牌-名爵,凭借着英国人对其特殊的情感,加上名爵ZS的纯电版能满足当地人的需求,才勉强得到1万以上销量。
走出去本来就是想像丰田起家一样,把自己发展起来,但结果并不顺利。这样是否意味着国产车无出头之日?其实也不是,毕竟国产车发展越来越好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主要的战场还是在国内,而海外的研发中心虽然没有在硬件上带来突破,但外观、内饰上有海外优秀的团队带领,设计层面上也与国际接轨了。这样小小的变化对国产车来说意义还是很大的,毕竟动力不行了,再不好看也没人买了。
而且万事都讲究先机,通俗一点,在敌方埋下一颗钉子,进可攻退可守。慢慢积蓄力量,未必不能占领当地市场。像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潜力巨大的国家,国产品牌在当地的布局还是很有效,接下来就是开发本土化车型,慢慢扩大影响力了。
有些事看起来很困难,但是你不去尝试,便没有成功的机会。大家都知道国产车的不足之处,怎么样把不足补全,是每一个国产品牌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题。出海战略短期内还不能看出多大的成效,但我相信未来就像周星驰在食神里演的一样,工厂连成一片,咸鱼翻身。(再说了国产品牌比咸鱼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