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相比10年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如果单从车子产品力和销量上看,甚至已经超越了某些合资品牌。不过实话实说,虽然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的进步令人惊喜,但和真正的国际汽车品牌相比,我们在产品力和销量以外的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巨大差距,甚至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连教授也恨铁不成钢,忍不住要说一说应该怎么做了。
有品牌调性的自主品牌还是有的,比如驭胜卖的就是柴油机和硬派越野
所谓的品牌调性,就是指一个汽车品牌想把自己产品的哪一方面性能着重呈献给消费者,简单说就是卖点,比如丰田卖的是变态可靠性,陆巡就是代表。本田卖的是空间利用率,飞度就是代表,宝马卖的是操控乐趣,3系是代表。奔驰卖的是豪华氛围,S级是代表。但如果说中国汽车品牌的品牌调性,我想除了北汽、驭胜和福田这些以硬派越野车和皮卡为主要产品的品牌以外,其它绝大部分自主品牌,你想给它的品牌调性下个定义并找一款代表产品真的不容易。
解决方案:集中精力打造几款能代表自身品牌调性的代表车型
傻傻分不清的“6”系列
如果说品牌调性和代表车型是厂家想告诉消费者自己的产品是怎么样的,那么品牌形象和消费者认知就是这一切呈献给消费者以后,消费者反馈的结果。自主品牌车型由于缺乏品牌调性,产品线相对杂乱,也无法形成车型价格和级别梯度,甚至同一品牌内部的同一级别往往存在大量同质化产品,导致最终消费者眼中的品牌形象,虽然车是造的不错,进步很大,民族骄傲这些正面评价,但是是这样造车,时间久了消费者就会形成这不过还是一辆便宜,低端的车,超过20万的自主车就不能买,有钱换车就去买合资进口等一些相对负面的评价,从而使自主品牌往往只是人们的第一辆车,而无法形成较好的品牌忠诚度,让人们接着购买人生第二第三辆车。
解决方案:优化产品线布局,每个价位和车型都尽量铺一款产品,并最好拥有一款代表品牌自身最高造车水准的旗舰车型
教授就不点名了,大家自己“品味”吧。。。
即使如今部分第一梯队的自主品牌汽车外观内饰设计的原创度已经十分高,基本脱离了10年前那种赤裸裸的抄袭和拿来主义。不过,这不代表自主品牌就完全没有模仿国际品牌,某些车型上我们依然能看出,虽然不是直接的“抄作业”,形不似,但神似,而且有的品牌,不管车型定位,把几个不同的国际豪华品牌车型的设计拿过来“借鉴”,东拼西凑出来的效果不伦不类,四不像,还颇有东施效颦之嫌。
解决方案:使用家族化设计理念,先由高端车型使用设计语言,再向低端车型布局,原创再怎么差也比抄袭好
您还记得这些自主高端品牌是谁的吗?
刚才说了某些自主品牌喜欢拿国际豪华品牌的设计“借鉴”到自己的低端车型上,其实就是因为没有找准车型的市场定位,盲目堆砌高科技配置和豪华设计这些外在的东西来提升车辆的档次感,而不是从车辆研发伊始就着手重视一辆车的定位,没有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那些只能通过自己努力获取,而不能由他人教你或“借鉴”而来的基本功和造车哲学理念。而有的品牌则是操之过急,战略上失策,盲目和过早推出过多的子品牌和高端品牌,销量惨淡导致资金周转困难,最终关门大吉回到原点的也不少,而且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恶化,更加不利于提升品牌形象。
解决方案:审时度势,平衡利弊,结合品牌自身向上发展需要的同时,也要看清市场消费需求
宝马的双肾式进气格栅就是体现继承性很好的范例
最近这十年,中国各大自主品牌新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每年改款甚至换代的车型都不少见。如此快的更新速度,表面上是让大家看到了自主品牌在新车研发上作出了实打实的努力,可实际上也是一种实打实的不努力的表现,为何这么说?第一,一款新车的研发调教不是一蹴而就的,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新车研发周期,改款两三年,换代最少都要五年,这其中的时间就是在进行新款车的改进研发和调校,而自主品牌往往一年就出新款,只是在外观内饰上做小修小补,一些内在机械缺陷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而且换代过快导致每一个年款车保有量都不大,反而不容易找到维修部件。第二,自主品牌喜欢在新车上频繁改变设计风格,导致新老款给人感觉就是没有继承关系,这样既不利于品牌调性的塑造,也难以让消费者记住你。
解决方案:认真做好每一款每一代车型的产品研发调教,形成一套可供继承的设计语言
现在的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力能有如此大的提升,除了自己本身的努力以外,也离不开背后的出色零部件供应商,从早年受限于成本和渠道只能与国内的零部件供应商合作,发动机买三菱,自动变速箱买现代的人家还不一定卖给你,到现在一堆国际知名零部件供应商如ZF、爱信、盖瑞特等看到中国车市潜力,都争相和自主品牌合作。不过,这样也容易受到配件性能瓶颈限制,因为这些零部件供应商,配件往往要适应不同客户的车型需求,不能完全偏向于某一个车型而优化设计,不能达到相对完美的调教匹配。而且减少对外部供应商关键零部的依赖还能提升一个厂家的自主研发能力,短期有阵痛,但长远来看绝对是好事,是成为大厂的必经之路。
解决方案:提升自主科研能力,拥有自己的核心零部件
售后服务是否到位,销售网络铺得是否够光,是影响到消费者买车和日后养车用车的重要因素,而大多数自主品牌车型的可靠性和国际品牌相比,还是相对没有那么高,出现的故障较多,这时候完善的售后就显得更为重要,用完善的售后来补可靠性不足的过。不过就目前看来,很多自主品牌的销售和售后网络反倒还不如大部分合资品牌甚至进口品牌铺的广。
解决方案:只有一个,多开4S门店,铺开销售和售后网络
中国汽车想强大,仅拿下亚非拉市场是远远不够的
从历史经验上看,一个厂家能否成为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除了后起之秀中国市场,最关键的就是它能否拿下欧洲特别是北美这些老牌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丰田本田等日系车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现代起亚这些韩系车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即使不是造车而是造电子产品的自主大品牌华为更是证明这一点。目前中国自主品牌已经在国内车市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在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车市也分得了一杯羹,不过在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自主品牌目前尚无建树,之前多次尝试也因为产品力不足而宣告失败。而现在,自主汽车产品力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如果一日不能打入这些欧美国家汽车市场,就一日不能成为世界知名大厂,也不能真正检验一个厂家的研发功力和产品力。
解决方案:着手准备和实行进入欧美发达国家汽车市场的战略,毕竟当今世界还是欧美主导的格局规则,此举能更好提升中国的软硬实力
当今自主轿车的杰出代表,也代表中国造车的最高水准
之前教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探讨过为何造轿车是检验一个汽车厂商造车基本功和市场认知能力的试金石的问题,此处不展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过往文章。说实在话,国内目前还在坚持用心研发一款好轿车的车厂家不多了,大多数厂家都去搞更容易赚快钱的SUV和MPV,不过,用心造一款好轿车真的能让一个品牌得到各方面的提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某些不放弃造轿车的自主品牌,造车水平在进步在走上坡路,而有些沉醉于SUV、MPV的自主品牌,造车水平原地踏步甚至退步。(此处不点名,大家心知肚明)
解决方案:产品线虽然要全面,但是不能放弃造一辆好轿车这个汽车的初心,造车水平才能成长
教授说了这么多,其实并不是因为教授不喜欢我们自己民族的汽车,也不是可以在贬低它们,而是因为教授作为中国人,对自主品牌汽车爱得深沉,十分想看到有招一日我们的汽车产品力也能和国际大品牌一样优秀,也能得到全世界人民的认可和赞赏,忠言逆耳,才会揪出目前自主品牌存在的众多不足,就像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不过现在自主汽车的总体势头是好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也能实现伟大复兴!